

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從油價頻頻上漲到新能源嶄露頭角,地球上的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為環境問題如此焦慮,發展經濟和保護資源環境的矛盾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發展綠色經濟已成為世界潮流。
盡管電信行業還在耗能大戶門外徘徊,但是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電信信息業耗能日益嚴重,同時隨著3G、三網融合等網絡建設的展開,電信業也面臨著很大的發展與節能并重的壓力。
中國電話用戶2010年總數已突破11億戶。與此對應,我國也擁有全球最大的基礎通信網絡,目前我國通信網絡中有上萬臺程控交換機運行,三大運營商還建設了超過百萬個移動通信基站。因此,電信業電力消耗巨大。除規模大外,電信業電力消耗還具有自身的特點。電信業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的特點,通信網絡覆蓋全國城鄉,多種設備分布在不同環境下,需晝夜不間斷地運行。電信行業整體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新興市場用戶的增加以及發達市場對帶寬需求的提升必然帶來網絡的擴容。網上運行設備容量的增大導致了能耗需求也不斷擴大,能源單價上漲及運營總能耗的上升給運營商帶來了長期的財務壓力。而且,社會與政府對節能減排的要求,也給運營商帶來很大的壓力。
電信企業節能減排的潛力巨大。近日,工信部節能司司長周長益介紹,電信業潛在節能率達到40%到70%。國資委研究局副局長楚序平也表示,從發展低碳經濟角度來看,未來的必然選擇是通信產業企業精誠合作,打造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代表國際通信發展方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綠色通信產業鏈。
節能不僅有社會利益,給人類環境作貢獻,樹立運營商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也降低了運營商的運營成本,帶來經濟利益。節能將為電信運營企業帶來新的成本革命,在電信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將有望成為運營商的新利潤增長點。根據測算,通信產品碳排放最大的階段在于運營階段,該階段碳排放約占通信產品整體生命周期碳排放的70%左右。所以,對于運營商來說,如何實現節能減排,核心是如何降低運營設備的能耗。據專家估算,通信設備的功耗每下降1千瓦,配套通信電源系統和機房空調設備的建設投資費用就減少約1.97萬元,每年減少用電約1.67萬千瓦時,其相關的運行和維護成本中僅電費一項一年就可節約1.51萬元。
節能不是僅僅為了節約電費,也包括節約硬件的投入,在網絡演進和發展過程中減少資源浪費、重復投入。這樣運營商不僅節約了投入成本、運營成本,還節約了演進成本,好處是非常明顯而具體的。
近年來,三大運營商在節能減排領域不斷努力,成績斐然。中國移動在2009年耗電總量為111.4億千瓦時,實現全年單位業務量耗電較2008年下降14%,節電18億千瓦時,較2005年下降4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下降40%的工作目標;2008年,中國電信共節約用電2.2億千瓦時,2009年節約用電3.6億千瓦時,分別節約能耗費用2億元和3億元,中國電信還承諾,到2012年,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將比2009年下降30%;中國聯通近年來,始終堅持一手抓生產經營,一手抓綠色節能,通過全面落實節能減排各項工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收效。2010年是中國政府“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也是節能減排工作的“攻堅年”。以中國移動為主的三大電信運營商普遍在2010年加大了環保節能的工作力度,綠色ICT產品和解決方案更加受到運營商的青睞。從整體來看,電信業在“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推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績。
“綠色”電信對于環保的作用,除了通信產業自身的節能降耗之外,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內推廣ICT技術的應用對于我國的“節能減排”建設也有著正面影響。
ICT技術在促進其他行業節能減排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些關鍵應用,比如視頻會議、視頻監控、傳感器網絡、遠程教學等,可獲得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事實上,一些公司已經采取了視頻會議的方法作為節能減排、減少運作成本的重要手段。在一些特定領域,比如新能源、交通運輸、工業、建筑、電力等行業,信息通信技術的推廣和使用也會促進其在綠色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比如,太鋼利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等技術,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8%,噸鋼新水用量由2000年的21.1噸降至2010年的1.8噸,降低了91%;浙江蕭山區采用智能路燈,全年節約電能支出約200萬元;在重慶高新區全年減少耗電量34.4萬千瓦時,節約其他成本支出約100萬元。
因此,電信業一方面可以積極實現自身的節能減排,另一方面也可以積極推動ICT技術在全社會的應用,對發展綠色經濟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綠色經濟發展,電信業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