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控交換機的發展變化與特點
發布時間:2011年08月19日 點擊次數: 次
.1 電話交換機的發展變化
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信息的傳遞——通信。它像人的神經系統一樣重要 。在目前人類的一切通信方式中,電話通信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電話通信的目的是 達成人們在任意兩地之間的通話,因此,必須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是語音信號的發 送和接收;第二是語音信號的傳輸;第三是語音信號的交換。第一個問題由使用者的 終端設備——電話機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由各種類型的電話傳輸設備——從最簡單的 音頻傳輸線到多路載波設備,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線路設備等等來解決。第三個問題 則由各種類型的電話交換設備來解決。這三個部分只要有系統地結合起來,就能構成 一個完整的電話通信系統。而電話交換設備,是整個電話通信網路中的樞紐,有著相 當重要的作用。
自從一百多年前電話發明以來,電話交換技術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人工交換階段
電話一發明,由于要求各地電話機之間靈活地交換連接,于是很快發明了交換機。最早采用的是磁石式電話交換機(Magneto Telephone Exchange),接著出現了共電式電話交換機(Common Battery Telephone Exchange), 這些都是人工交換機,必須由接線生(Operator)來完成使用者電話間的接線和拆線, 其特點是設備簡單,容量小,需占用大量人力,話務員工作煩重,速度又慢,因此, 人工交換機逐漸被自動交換機所取代。
第二階段是機電式自動交換階段
自動交換機是靠使用者發送號碼(被叫使用者的地址編號)進行自動選線的。世界 上第一部自動交換機是1891年由美國人A.B.史端喬(Almon B.Strowger)發明的,這是 一臺步進式IPM電話交換機(Step By Step Telephone Exchange),1892年,世界上第一個步進式IPM自動電話局在美國 印第安納州拉波特設立,因此,自動電話交換機得到迅速發展,在世界各國裝用,并 相繼生產了許多改進的機型。
1926年,瑞典研制出了第一臺縱橫電話交換機(Crossbar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并在松茲瓦爾(Sundsvall)設立了第一個縱橫實驗電話局,擁有 3500個使用者。從三十年代起,美國等國家也開始大力研制和發展縱橫式交換機,到 五十年代,縱橫式交換機已達到成熟階段。
由于縱橫式交換機采用了機械動作輕微的 縱橫接線器并采用了間接控制技術,使它克服了步進式交換機的許多缺點。特別是它 能適用于長途自動交換,因此五十年代以后,縱橫式交換機在各國得到了大量的推廣 和應用。
步進制交換機和縱橫式交換機的主要組件都采用具有機械動作的電磁組件構成, 因此,它們都屬于機電式交換機。
第三階段是電子式自動交換階段
隨著近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把電子組件應用到交換機中,逐步取代 速度慢、體積大的電磁組件。于是出現了準電子電話交換機(Quasi-Electronic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及應用,使自動交換機的發展產生 了重大轉變。
1960年,美國貝爾系統試用儲存程控(以下簡稱程控)交換機(Stored Program Controlled Switching)成功,并于1965年5月世界第一部程控電話交換機開 始運作。該機采用計算機作為中央控制設備,由計算機來控制接續工作,該交換機屬于程 控空間分隔電話交換機(Store-Program Control Space Division Telephone Exchange),它意味著電話自動交換控制技術已從機電式式線控制發展到電子式程序 控制。
1970年,法國設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Store-Program Control Digital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隨后,美國、加拿大、瑞典、英國等國相繼使用程控數字交換機。程控數 位交換機,達到了交換機的全電子化,同時也達到了由模擬空間分隔交換向數字分時 交換轉的重大轉變。
到了八十年代,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技術日漸完善,開始走向交換 技術發展的主導地位。數字交換與數字傳輸相結合,可以構成整合數字網絡(IDN), 還可以開發成整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數字交換系統不僅達到語音交換,還要完成 非語音服務的交換,即要求程控數字交換系統具有電話交換(Circuit Switching), 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ing)以及寬頻交換的能力。
程控數字交換機經過20年的推廣應用,其技術已經成熟。具有ISDN功能的數字交 換機也紛紛出籠。目前交換技術的發展方向是寬頻交換,包括異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交換技術和光交換技術。
ATM交換是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已經確定, ATM將作為寬頻整合服務數字網絡(B-ISDN)的信息傳輸方式。日本、德國、美國都在 大力研制和開發大型ATM交換機。吞吐量為幾百G/s的ATM交換機近年內可望問世 ,可以預見到下個世紀開始,ATM交換設備將逐步取代現有的程控交換機而成為通信 網絡中的主要交換方式。
光交換和ATM交換一樣,是寬頻交換的重要成員,只是光交換目前還停留在實驗 室研究階段。
1.2 自動交換機的分類
從自動交換機的產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其發展也經歷了好幾代產品。 因此,無論從自動交換機的結構和功能方面來看,還是從自動交換機的特點和用途方 面來看,各種交換機已是千變萬化,各具特色。我們不妨從自動交換機的技術特點等 方面出發,對眾多的自動交換機進行分類,從而了解各種自動交換機的共同點及其差 異。
如果從自動交換機內部傳輸信息的方式來區分,它可為模擬(Analog) 方式的電 話交換機和數字(Digital)方式的電話交換機。模擬方式的電話交換機對使用者的類 比信號直接進行交換。如早期的步進制交換機、縱橫式交換機,以及空間分隔電子交 換機,脈幅調變(PAM)的分時交換機等數字方式的電話交換機對數字信號進行交換(主 要是指對用戶的模擬語音信號已經進行了數字化編碼的數字語音信號)?,F在所使用 的各種類型的程控數字交換機都是通過對數字信號進行交換而完成使用者間的接續功 能的。
自動交換機如果按其應用的范圍劃分,可以分為公用交換機和專用自動交換機(PABX)。
公用交換機是指用于公眾電話交換網絡(PSTN)中,用于完成公眾電話網絡使用者之間 ,使用者與中繼電路(Trunk Circuits),中繼電路與中繼電路之間交換連接的交換機 ,如公眾電話交換網絡中的市話端局交換機,匯接局(Tandem Office)交換機,長途 局(Toll Office)交換機等,專用交換機是指用于某一特定機構(如某醫院、旅館、學 校、公司等)并與公眾電話網絡相連接的交換機,有時亦稱“使用者交換機”。
專用自動交換機主要用于使用者所在機構的內部通信,往往根據該機構使用者的 特殊需要增加一些特別的功能服務。專用交換機適合于使用者比較集中,內部話務量 (Traffic Volume)比較大的場合,它是公眾電話交換網絡的一種重要補充。如美國約 有1000萬條以上的使用者交換機的線路,這個數目和8000多萬條市話使用者線相比顯 然是相當小的,但這些使用者交換機所承擔的話務量約是所有市話和長途話務量的百 分之六十,使用者交換機在公眾電話網絡中的作用由此可略見一斑。
如果按自動交換機的執行控制方式劃分,則可分為布線邏輯控制(Wired Logic Control)交 換機和儲存程控(Stored Program Controlled)交換機。
布線邏輯控制(簡稱布控)交換機采用硬件邏輯電路來控制交換 機的各個模塊完成使用者呼叫接續功能的。布控交換機的控制部件一旦做好,其控制 功能便不易再進行改動。
儲存程控(簡稱程控)交換機采用計算機(Computer)來控制 交換機完成使用者呼叫接續功能。與其它一般計算機相同,程控交換機中的計算機也采用 “儲存程控”(SPC)的工作方式。即把交換機所需完成的控制功能及其步驟、方 法首先編制成可執行的程序(Program),然后送入計算機的內存(Memory)中,由微處 理機(Micro-Processor)執行內存中的程序,控制各種外圍組件動作,從而控制交 換機執行,完成各種預定的功能。
與布控式的交換機相比,程控交換機引入了計算機控 制技術,因此增加了許多優點。例如能夠提供許多新的使用者服務,維護管理方便, 可靠性高,靈活性適用性大,便于向整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發展等等。
由于程控數字技術的先進性和設備的經濟性,使電話交換跨入一個新的紀元,而 且對開發非語音服務,達成整合服務數字交換奠定了基礎,因而成為當今交換技術發 展的主要方向。隨著微處理機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程控數字交換的優越 性愈加明顯地展現出來。目前所生產的中、大容量程控交換機全部為數字式的。近十 年來,世界各國研制與生產出眾的各具特色的程控數字交換機,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SOPHO S 荷蘭 PHILIPS 公司
SCX-1200,500 英國HARRIS公司
ISDX 英國GPT公司
HICOM 德國SIEMENS公司
SX-2000 加拿大MITEL公司
MSL-1 加拿大NT公司
DMS-100,200,300 加拿大NT公司
MT-35 法國THOMSON公司
MSX 美國TAI公司
HARRIS-20-20 美國HARRIS公司
NO.5 ESS 美國AT&T公司
DBX-1200,5000 美國STROM BERG(ARLSON公司)
D60,70 日本NTT公司
NEAX-61 日本NEC公司
NEAX2400 日本NEC公司
FETEX-150 日本FUJITSU公司
HDX-10 日本HITACHI公司
E10B,S 法國CIT-ALCATEL公司
ITT-1240 比利時ITT-BTM公司
MD-110 瑞典ERICSSON公司
EWSD 德國SIEMENS公司
AEX-10 瑞典ERICSSON公司
1.3 程控交換機的特點與發展
程控數字交換機是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與大型積體(LSI) 電路相結合的產物 。先進的硬件與日臻完善的軟件技術綜合于一體賦予程控交換機以眾多的功能和特點 ,使它與布控交換機相比,有如下優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程控交換機一般只有縱橫式交換體積的1/8至1/4, 大大減小了空間占用面積,節省費用;
能靈活地向使用者提供眾多的新服務功能,程控交換機由于采用了儲存程序 控制的技術,因而可以透過軟件很方便地增加或修改交換機的功能,向使用者提供各 類新型服務,如縮位撥號,呼叫等待、呼叫轉移等等,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方便。
工作穩定可靠,維護方便 由于程控交換機一般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或專用積 體電路(ASIC),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通常采用冗余技術或故障自動診斷措施, 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此外,程控交換機利用故障診斷程序對故障自動地進行 檢測和定位,以及時地發現與排除故障,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維護工作量。程控交換系 統可方便地提供自動計費,話務量統計,服務品質自動監視,超負荷控制,給維護管 理帶來方便。
便于采用新型的共信道信號方式(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CCS)由于程 控數字交換機與數字傳輸設備可以直接進行數字連接,提供高速共信號信道,適于采 用先進的CCITT No.7信號方式,從而使得信號傳送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并能適 應未來新服務與交換網絡控制的特點,為達成整合服務數字網絡創造必要的條件。
易于與數字終端機、數字傳輸系統連接,完成數字終端,傳輸與交換的整合 統一??梢詳U大通信容量,改善通信品質,降低通信系統投資,并為發展整合數字網 路和整合服務數字網絡奠定基礎。
目前,程控交換機的種類技術都在不斷地更新發展,性能更加優良,技術更加先 進的交換機都在進一步地研制和推出。整體來說,其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可歸納為 以下幾點:
研制新型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提高硬件整合度與模塊化水準,以進一步減小 體積和降低成本、增強功能及提高可靠性;
提高系統控制的分散程度,靈活程度及可靠性,逐步采用全分散控制方式;采用CCITT建議的高級語言(如CHILL、SDL、MML),提高軟件水準和模塊化程 度。加強支持系統的開發,建立強大的軟件產生系統。
積極推行共信道信號方式。
逐步引入非語音業務,如數據業務、圖文傳真(FAX)、電報(Telex)與電傳圖 文(Teletex)、圖文電視(Videotex)、圖文電視(Teletext)及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 影像信息等,開發相應的接口,構成整合信息交換系統。
增加程控交換系統與其它類型通信網路(如傳真網絡,分封交換網絡或公用 數據網絡、計算機局域網絡(LAN)等的接口、連接與組成網絡能力。
為適應高速信息服務日益增大的需求和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的發展,開發寬頻整合服務數字網絡(B-ISDN)環境下交換理論、體制 與關鍵技術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重點是異步傳輸模式(ATM)。
1.4 程控交換機的服務
程控交換機,特別是程控數字交換機,一進入社會就格外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 ,一方面是電子程控數字交換機突破了布控式交換機只能進行電話交換的服務范圍, 可以提供語音、數據、傳真等多種電信服務,適合于未來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 由于它們可以向使用者提供許多方便、周到、靈活、迅速的服務功能。這些功能大致 可分為使用者功能、話務臺功能和系統功能,現分述如下。
(一) 使用者功能
現代程控交換機提供的使用者功能可達數十種之多,這些服務功能分為以下幾類:
■增強使用者的呼叫能力,包括提高撥號速度,簡化呼叫程序,增強呼叫成功率等;
■提高使用者的應答能力,減少使用者因外出,己方占線等原因而漏失來話;
■提高通話能力,由兩方通話發展為多方通話;
■使用者管理己方話機的能力,例如禁止外來電話等;
■交換機作為信息中心,向使用者提供各種公共信息服務。
目前各種交換機的使用者功能多彩多姿,而且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給使 用者使用帶來一定的不便,下面主要從功能含義上予以說明。
1. 自動振鈴回叫(Automatic Ring Back)
該項服務功能是為主叫使用者在呼叫被叫使用者時,因被叫使用者線路忙線或中 繼忙線時沒能完成通話后提供的一種補救措施。它免去了主叫使用者再次呼叫時重復 撥號的操作。使用者可在設置該項功能后,放心地去做別的事情?,F分別說明在以下 兩種情形該項功能的使用。
(1) 遇忙回叫(On Busy)
當主叫使用者撥完被叫號碼后,如果被叫使用者為正在通話狀態,為避免再次重 復撥號,可采用自動回叫功能,一旦被叫使用者通話結束掛機,交換機系統立即向主 叫使用者振鈴,通知主叫,主叫使用者摘機后,立即向被叫使用者振鈴,被叫摘機即 可互相通話。
(2) 無人或久叫不應答(On Absent)回叫;
同上主叫使用者未達成通話而使用自 動回叫功能后,被叫分機處如進行一次摘機通話及掛機操作后,交換機立即向主叫送 振鈴,其后可進行通話。
使用自動回叫功能的分機不影響其它呼叫,對于回叫振鈴超過一時限而主叫不摘 機應答時,此服務功能便自動取消。
2. 縮位撥號(Abbreviated Dialing)
此項功能用來減少使用者撥叫多位電話號碼的麻煩,節省時間,便于記憶。對于 來往密切而又使用頻繁的電話號碼,可用1~2位代碼來代替。此后使用時,只需撥代 碼便可以完成所需的呼叫。有以下兩種形式:
(1) 使用者個人(Individual)對于使用者個人來說,使用頻繁的號碼,可以自行 設定代碼,由系統確認后,才能使用縮位撥號,也可以在裝有內存的話機上進行儲 存代碼簡撥。但其送往話局的仍是全部的被叫號碼。使用者在分機上可以透過撥特殊 號碼方式,自由設定及更改被叫分機號碼,特殊號碼及縮位代碼。
(2) 共享簡碼(Common Pool)在交換機系統中對一些使用主管的電話號碼,可以 由系統儲存及指定縮位代碼,形成一個共享的快速呼叫號碼表,為每一分機使用者公 用,以提高系統內部的呼叫速度。
縮位撥號也適用于撥叫國內、國際長途自動電話的號碼。
3. 熱線服務(Hot Line Service)
熱線服務,又叫“免撥號”,多用于企業、事業生產調度或主管專線電話,主叫 摘機后無需撥號,系統將自動接通事先預定好的某一被叫使用者分機,形成熱線服務 。具有熱線功能的使用者分機,仍可用來撥號呼叫其它分機使用者。但值得注意的是 ,必須在摘機后的指時序間內撥出第一位號碼,其后再續撥余下的號碼。如果在規定 的時間內沒有撥出號碼,系統仍接通構成熱線的分機使用者。
4. 跟隨電話(Follow Me)
也常叫作“呼叫轉移”,“跟我走”等。當使用者有事外出離開自己的話機時, 為了避免漏接電話,可以使用電話跟隨功能,將其電話號碼轉至臨時要去處的電話機 上。此后,如果再有電話呼入找該使用者,系統便可以自動轉接至其現在辦事處的分 機上。此功能可隨時在分機上設定達成。值得注意的是:請不要忘記進行此功能的取 消操作,否則,在該使用者電話機上將不會接到打入的電話。取消操作可以在使用者 自己話機上或被轉至的分機上完成。
5. 號碼重撥(The Number Repetition)
打電話時最讓人煩惱的就是:電話不通又要反復重撥,這樣既費時間,又難免撥 錯。使用號碼自動重撥功能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者在正確撥完被叫分機號碼后,如被叫分機占線或無人應答,為避免繁瑣的 再次撥號,使用者可以反復按下特定轉發按鍵(或號碼)。這樣,所要撥叫的號碼便會 重新一一發送出去。完成一次通話且掛機后,重撥號便自動取消。
6. 呼叫等待(Call Waiting)
此功能的其它叫法還有雙向接聽、輪流通話、插入電話等,這是一種提高呼叫接 通率,避免重復呼叫的有效方法。在一使用者與另一方使用者通話時,遇到第三方使 用者呼叫而進入時,被呼叫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保留原通話方,而與第三 方使用者進行通話。通話完畢,根據使用者需要,又可以與原保留方繼續通話。
7. 三方通話(Three Party Services)
在兩方使用者進行通話時,如需要第三方也加入通話,一方使用者可不中斷與對 方通話而撥叫出第三方使用者。達成三方共同通話或分別與兩方通話。有兩種情況:
(1) 電話咨詢(Hold For Inquiry)如使用者在通話中需要向第三方詢問或證實某 些問題,使用三方通話功能便可在不中斷與對方通話的情況下撥叫出第三方,進行通 話咨詢。這時原來通話方聽保留音。待咨詢完畢后,仍可回到原來的通話中。這種通 話詢問可進行多次。
(2) 三方會議(Three Party Conference)在使用者撥叫第三方時,也希望原來通 話方加入通話。此時,使用三方通話功能便可達成一個簡單的三方會議。
8. 呼叫前轉(Call Forward)
此功能有時稱作“遇忙轉移”,“無人答轉移”。對于主叫用戶來講,具有分機 連接功能。 在被叫分機無人應答示忙時,系統等待一般時間后,可按預先安排好的轉移順序 表將來話轉至下一個指定分機,由此分機完成通話。呼叫前轉可以進行多次,目的是 為主叫使用者提高電話的接通率,減少重復呼叫。此功能適用于那些只注重以叫通某 一個人的情況?;蛘哒f,只要打通電話即可,不管找到誰。例如鐵路、車站等特種服 務咨詢處的連選分機。
9. 會議電話(Conference Services)
當使用者需要與三方以上的使用者共同通話時,可采用會議電話功能來達成。會 議電話分主動式和漸進式兩種。
(1) 主動式—參加會議的各方,在預先定好的時間同時自行撥向一指定號碼,由 交換機自動匯接加入會議。
(2) 漸進式—由主持會議的一方,將其它與會者撥號后逐一叫人,或可由話務員 代為組織匯接叫人。
形成電話會議的使用者數,隨交換機會議菜單不同而各異。
10. 呼叫代答(Call Pick-Up)
也被稱作來話代接。在同一單位的某一使用者分機無人應答,并且又無法直接去 摘機應答時,隔壁房間或附近的具有呼叫代答功能等級的分機,可撥出系統規定的表 示要求代答的特碼及被代答的分機號碼,系統則將呼叫自動轉移到該應答分機上,由 該分機代答來話。
注意:系統在設置該功能時,是根據分機的服務等級而執行的,服務等級高的可 以代表服務等級低的。也就是說,此功能不是在任何分機上都能達成的。
11. 免打擾(Don't Disturb)
又叫暫時不受話服務。對于那些因某種原因而不希望有來話打擾的分機使用者, 如正在舉行會議,學習寫作或正在休息的使用者,可使用免打擾功能得到一個安靜的 環境。
分機使用者只要事先向交換機登記此項服務,就可限制打進來的呼叫,可免受鈴 聲打擾。而在此期間的來話,可由交換機提供錄音留言,話務員代答等截接服務。具 有免打擾功能的分機,仍然可以完成呼出功能。而且可隨時取消免打擾服務而轉入管 理來話狀態。
12. 叫醒功能(Wake-Up)
如分機使用者擔心由于忙于他事而忘記先前的約會時間,或怕睡過頭而耽誤所要 辦理的事情,采用叫醒功能(也稱鬧鐘服務)后,就可免去后顧之憂。使用者可放心盡 情地去做別的事情或休息,系統會在用戶指定的時間自動振鈴,以提醒使用者赴約或 喚醒使用者去辦理計劃中的事情。
使用者需要叫醒服務時,須向交換機系統進行登記,預定響鈴時間(包括小時、 分鐘)。而系統向使用者振鈴的時間長短及方式因交換機的不同而各異。值得一提的 是:叫醒服務是一次性服務,即到指定時間才振鈴,摘機應答后,此次服務就自動取 消。如響鈴時間超過一時序限而無人應答,鈴聲自動停送。再過一時序間振送第二次 ,如仍無人摘機應答,則此次服務也即自動地取消。如到預定的時間,此使用者電話 正在使用中,此次服務也將自行取消。在振鈴服務之前,使用者可隨時向系統提出取 消或更改振鈴時間。
注意:此功能的登記和取消時間范圍,每個交換機系統都有各自的規定。使用者 使用此功能時應該注意這一點。
13. 惡意電話追蹤(Malicious Call Traling)
如果分機使用者經常接到一些惡意來話的搗亂,使得正常通話受到干擾及人身安 全受到威脅時,要查出搗亂者,需向本交換局(機)申請該功能。有了此功能,凡是打 入該分機的呼叫都將在交換機系統的打印系統上打出報告來。例如來話的時間,惡意 來話號碼等。使用者可根據惡意來話的時間進行尋找,供有關人員進行跟蹤。
14. 保密電話(Privacy)
此功能對于使用者分機來說是等級最高的。在通話中,任何來話都不能插入,包 括遇有急事而設置的強行插入功能,呼叫代答等功能,都不能在此使用者分機上完成 ,它可構成專用性極強的私人電話,用于企業事業的絕對機密信息及決策的通話。另 外,還可用來保證正在進行長途電話或非語音服務通信的使用者不被其它呼叫插入。 具有此功能的分機,是由其使用者重要地位來決定的。
該功能的設定可以是隨時的,未設定登記之前,仍同一般電話機一樣可以享受其 它功能的服務。
15. 高階插入(Exective Override)
此功能又稱作強行插話或行政超越功能。使得高階層使用者能隨時插入低階層使 用者的通話中??上蛳聦偌皶r傳送計劃、布置工作等事情。強行插話時,被插話的分 機聽得通報音后,停止現在的通話,轉向強行插話分機通話。
注意:受保護及有限制強行插話的通話不可被強行插入。
16. 保留電話(Call Hold)
如果使用者在通話程序中,由于其它原因要去處理一些急事,而又希望在以后的 時間內仍能繼續這個通話,可使用此功能進行保留,而不需要話務員協助。
要說明的是,處于保留狀態的使用者分機不能發出和接受呼叫,打進來的呼叫將 聽到忙音。在保留期間,系統周期性地向保留話機送提醒音,以告訴使用者該話機正 處于保留狀態。
17. 呼叫寄存(Call Park)
此功能也叫電話暫停。如果一使用者接到一個來話,不希望因交談而影響他人或 談話被旁人聽去等,使用者可用呼叫寄存功能將來話轉接到其它無人分機上,而不需 要經過話務員的轉接,此后使用者就可以到該轉至分機上重新接通來話繼續進行交談 。此時,處于“寄存”狀態的電話不會被示忙。
18. 遇忙寄存呼叫(Registered Call)
當使用者所撥叫的對方電話機正在使用時,為不重復撥號,采用遇忙寄存呼叫功 能。而后,在摘機情況下,一旦對方示閑即自動接通。通話后,此次登記功能也就自 動取消。
分機使用者在登記此項功能后,仍能在摘機聽撥號音后的一時序間內撥叫其它電 話分機。但是,此功能不如自動回叫功能方便。
除上述使用者功能以外,分機使用者還具有一些諸如掛機撥號、秘書電話、電話 錄音等服務功能,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對程控交換系統的分機使用者功能需要說明的是:
首先,分機使用者的功能類別和使用方法,依各種程控交換系統的不同而各異, 并且有些功能的達成,對話機的種類也有要求。
其次,程控交換機系統雖然為使用者提供了許多服務功能,但有些新功能并不是 向所有使用者開放,而且使用范圍也是受限制的。
其三,使用者不要一味追求功能的齊全。因為某些功能是相互牽制約的。否則, 在功能上會產生邏輯上的混亂,在系統制作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二) 話務臺功能(Attendant Function)
1. 回叫話務員(Call Back To Attendant)
當來自外線的呼叫使用者希望同一個以上的內線分機通話時,由話務員激活這一 功能。當外線來話完成一個與內線使用者的通話后,內線使用者掛機,外線的使用者 呼叫則自動回叫至話務臺上,再由話務員轉接至下一個要呼叫的內線分機上,外線使 用者可繼續進行通話,從而可以省去外線使用者的再撥呼叫操作,并且不用擔心中繼 線會被占去。它為外線連續呼叫進入提供了方便。
2. 話務員插入(Attendant Break-In)
插入功能允許話務員在某些特殊及緊急情況下,有權對系統內的任意一條已經建 立通話的出入、中繼進行強行插。
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信息的傳遞——通信。它像人的神經系統一樣重要 。在目前人類的一切通信方式中,電話通信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電話通信的目的是 達成人們在任意兩地之間的通話,因此,必須要解決三個問題:第一是語音信號的發 送和接收;第二是語音信號的傳輸;第三是語音信號的交換。第一個問題由使用者的 終端設備——電話機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由各種類型的電話傳輸設備——從最簡單的 音頻傳輸線到多路載波設備,數字微波,衛星通信線路設備等等來解決。第三個問題 則由各種類型的電話交換設備來解決。這三個部分只要有系統地結合起來,就能構成 一個完整的電話通信系統。而電話交換設備,是整個電話通信網路中的樞紐,有著相 當重要的作用。
自從一百多年前電話發明以來,電話交換技術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人工交換階段
電話一發明,由于要求各地電話機之間靈活地交換連接,于是很快發明了交換機。最早采用的是磁石式電話交換機(Magneto Telephone Exchange),接著出現了共電式電話交換機(Common Battery Telephone Exchange), 這些都是人工交換機,必須由接線生(Operator)來完成使用者電話間的接線和拆線, 其特點是設備簡單,容量小,需占用大量人力,話務員工作煩重,速度又慢,因此, 人工交換機逐漸被自動交換機所取代。
第二階段是機電式自動交換階段
自動交換機是靠使用者發送號碼(被叫使用者的地址編號)進行自動選線的。世界 上第一部自動交換機是1891年由美國人A.B.史端喬(Almon B.Strowger)發明的,這是 一臺步進式IPM電話交換機(Step By Step Telephone Exchange),1892年,世界上第一個步進式IPM自動電話局在美國 印第安納州拉波特設立,因此,自動電話交換機得到迅速發展,在世界各國裝用,并 相繼生產了許多改進的機型。
1926年,瑞典研制出了第一臺縱橫電話交換機(Crossbar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并在松茲瓦爾(Sundsvall)設立了第一個縱橫實驗電話局,擁有 3500個使用者。從三十年代起,美國等國家也開始大力研制和發展縱橫式交換機,到 五十年代,縱橫式交換機已達到成熟階段。
由于縱橫式交換機采用了機械動作輕微的 縱橫接線器并采用了間接控制技術,使它克服了步進式交換機的許多缺點。特別是它 能適用于長途自動交換,因此五十年代以后,縱橫式交換機在各國得到了大量的推廣 和應用。
步進制交換機和縱橫式交換機的主要組件都采用具有機械動作的電磁組件構成, 因此,它們都屬于機電式交換機。
第三階段是電子式自動交換階段
隨著近代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把電子組件應用到交換機中,逐步取代 速度慢、體積大的電磁組件。于是出現了準電子電話交換機(Quasi-Electronic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計算機,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及應用,使自動交換機的發展產生 了重大轉變。
1960年,美國貝爾系統試用儲存程控(以下簡稱程控)交換機(Stored Program Controlled Switching)成功,并于1965年5月世界第一部程控電話交換機開 始運作。該機采用計算機作為中央控制設備,由計算機來控制接續工作,該交換機屬于程 控空間分隔電話交換機(Store-Program Control Space Division Telephone Exchange),它意味著電話自動交換控制技術已從機電式式線控制發展到電子式程序 控制。
1970年,法國設立了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機(Store-Program Control Digital Telephone Switching System)。隨后,美國、加拿大、瑞典、英國等國相繼使用程控數字交換機。程控數 位交換機,達到了交換機的全電子化,同時也達到了由模擬空間分隔交換向數字分時 交換轉的重大轉變。
到了八十年代,程控數字電話交換技術日漸完善,開始走向交換 技術發展的主導地位。數字交換與數字傳輸相結合,可以構成整合數字網絡(IDN), 還可以開發成整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數字交換系統不僅達到語音交換,還要完成 非語音服務的交換,即要求程控數字交換系統具有電話交換(Circuit Switching), 分封交換(Packet Switching)以及寬頻交換的能力。
程控數字交換機經過20年的推廣應用,其技術已經成熟。具有ISDN功能的數字交 換機也紛紛出籠。目前交換技術的發展方向是寬頻交換,包括異步傳輸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交換技術和光交換技術。
ATM交換是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國際電報電話咨詢委員會(CCITT)已經確定, ATM將作為寬頻整合服務數字網絡(B-ISDN)的信息傳輸方式。日本、德國、美國都在 大力研制和開發大型ATM交換機。吞吐量為幾百G/s的ATM交換機近年內可望問世 ,可以預見到下個世紀開始,ATM交換設備將逐步取代現有的程控交換機而成為通信 網絡中的主要交換方式。
光交換和ATM交換一樣,是寬頻交換的重要成員,只是光交換目前還停留在實驗 室研究階段。
1.2 自動交換機的分類
從自動交換機的產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其發展也經歷了好幾代產品。 因此,無論從自動交換機的結構和功能方面來看,還是從自動交換機的特點和用途方 面來看,各種交換機已是千變萬化,各具特色。我們不妨從自動交換機的技術特點等 方面出發,對眾多的自動交換機進行分類,從而了解各種自動交換機的共同點及其差 異。
如果從自動交換機內部傳輸信息的方式來區分,它可為模擬(Analog) 方式的電 話交換機和數字(Digital)方式的電話交換機。模擬方式的電話交換機對使用者的類 比信號直接進行交換。如早期的步進制交換機、縱橫式交換機,以及空間分隔電子交 換機,脈幅調變(PAM)的分時交換機等數字方式的電話交換機對數字信號進行交換(主 要是指對用戶的模擬語音信號已經進行了數字化編碼的數字語音信號)?,F在所使用 的各種類型的程控數字交換機都是通過對數字信號進行交換而完成使用者間的接續功 能的。
自動交換機如果按其應用的范圍劃分,可以分為公用交換機和專用自動交換機(PABX)。
公用交換機是指用于公眾電話交換網絡(PSTN)中,用于完成公眾電話網絡使用者之間 ,使用者與中繼電路(Trunk Circuits),中繼電路與中繼電路之間交換連接的交換機 ,如公眾電話交換網絡中的市話端局交換機,匯接局(Tandem Office)交換機,長途 局(Toll Office)交換機等,專用交換機是指用于某一特定機構(如某醫院、旅館、學 校、公司等)并與公眾電話網絡相連接的交換機,有時亦稱“使用者交換機”。
專用自動交換機主要用于使用者所在機構的內部通信,往往根據該機構使用者的 特殊需要增加一些特別的功能服務。專用交換機適合于使用者比較集中,內部話務量 (Traffic Volume)比較大的場合,它是公眾電話交換網絡的一種重要補充。如美國約 有1000萬條以上的使用者交換機的線路,這個數目和8000多萬條市話使用者線相比顯 然是相當小的,但這些使用者交換機所承擔的話務量約是所有市話和長途話務量的百 分之六十,使用者交換機在公眾電話網絡中的作用由此可略見一斑。
如果按自動交換機的執行控制方式劃分,則可分為布線邏輯控制(Wired Logic Control)交 換機和儲存程控(Stored Program Controlled)交換機。
布線邏輯控制(簡稱布控)交換機采用硬件邏輯電路來控制交換 機的各個模塊完成使用者呼叫接續功能的。布控交換機的控制部件一旦做好,其控制 功能便不易再進行改動。
儲存程控(簡稱程控)交換機采用計算機(Computer)來控制 交換機完成使用者呼叫接續功能。與其它一般計算機相同,程控交換機中的計算機也采用 “儲存程控”(SPC)的工作方式。即把交換機所需完成的控制功能及其步驟、方 法首先編制成可執行的程序(Program),然后送入計算機的內存(Memory)中,由微處 理機(Micro-Processor)執行內存中的程序,控制各種外圍組件動作,從而控制交 換機執行,完成各種預定的功能。
與布控式的交換機相比,程控交換機引入了計算機控 制技術,因此增加了許多優點。例如能夠提供許多新的使用者服務,維護管理方便, 可靠性高,靈活性適用性大,便于向整合服務數字網絡(ISDN)發展等等。
由于程控數字技術的先進性和設備的經濟性,使電話交換跨入一個新的紀元,而 且對開發非語音服務,達成整合服務數字交換奠定了基礎,因而成為當今交換技術發 展的主要方向。隨著微處理機技術和專用集成電路的飛速發展,程控數字交換的優越 性愈加明顯地展現出來。目前所生產的中、大容量程控交換機全部為數字式的。近十 年來,世界各國研制與生產出眾的各具特色的程控數字交換機,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SOPHO S 荷蘭 PHILIPS 公司
SCX-1200,500 英國HARRIS公司
ISDX 英國GPT公司
HICOM 德國SIEMENS公司
SX-2000 加拿大MITEL公司
MSL-1 加拿大NT公司
DMS-100,200,300 加拿大NT公司
MT-35 法國THOMSON公司
MSX 美國TAI公司
HARRIS-20-20 美國HARRIS公司
NO.5 ESS 美國AT&T公司
DBX-1200,5000 美國STROM BERG(ARLSON公司)
D60,70 日本NTT公司
NEAX-61 日本NEC公司
NEAX2400 日本NEC公司
FETEX-150 日本FUJITSU公司
HDX-10 日本HITACHI公司
E10B,S 法國CIT-ALCATEL公司
ITT-1240 比利時ITT-BTM公司
MD-110 瑞典ERICSSON公司
EWSD 德國SIEMENS公司
AEX-10 瑞典ERICSSON公司
1.3 程控交換機的特點與發展
程控數字交換機是現代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與大型積體(LSI) 電路相結合的產物 。先進的硬件與日臻完善的軟件技術綜合于一體賦予程控交換機以眾多的功能和特點 ,使它與布控交換機相比,有如下優點:
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程控交換機一般只有縱橫式交換體積的1/8至1/4, 大大減小了空間占用面積,節省費用;
能靈活地向使用者提供眾多的新服務功能,程控交換機由于采用了儲存程序 控制的技術,因而可以透過軟件很方便地增加或修改交換機的功能,向使用者提供各 類新型服務,如縮位撥號,呼叫等待、呼叫轉移等等,給使用者帶來很大的方便。
工作穩定可靠,維護方便 由于程控交換機一般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或專用積 體電路(ASIC),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它通常采用冗余技術或故障自動診斷措施, 以進一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此外,程控交換機利用故障診斷程序對故障自動地進行 檢測和定位,以及時地發現與排除故障,從而大大地減少了維護工作量。程控交換系 統可方便地提供自動計費,話務量統計,服務品質自動監視,超負荷控制,給維護管 理帶來方便。
便于采用新型的共信道信號方式(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CCS)由于程 控數字交換機與數字傳輸設備可以直接進行數字連接,提供高速共信號信道,適于采 用先進的CCITT No.7信號方式,從而使得信號傳送速度快、容量大、效率高,并能適 應未來新服務與交換網絡控制的特點,為達成整合服務數字網絡創造必要的條件。
易于與數字終端機、數字傳輸系統連接,完成數字終端,傳輸與交換的整合 統一??梢詳U大通信容量,改善通信品質,降低通信系統投資,并為發展整合數字網 路和整合服務數字網絡奠定基礎。
目前,程控交換機的種類技術都在不斷地更新發展,性能更加優良,技術更加先 進的交換機都在進一步地研制和推出。整體來說,其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可歸納為 以下幾點:
研制新型專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提高硬件整合度與模塊化水準,以進一步減小 體積和降低成本、增強功能及提高可靠性;
提高系統控制的分散程度,靈活程度及可靠性,逐步采用全分散控制方式;采用CCITT建議的高級語言(如CHILL、SDL、MML),提高軟件水準和模塊化程 度。加強支持系統的開發,建立強大的軟件產生系統。
積極推行共信道信號方式。
逐步引入非語音業務,如數據業務、圖文傳真(FAX)、電報(Telex)與電傳圖 文(Teletex)、圖文電視(Videotex)、圖文電視(Teletext)及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 影像信息等,開發相應的接口,構成整合信息交換系統。
增加程控交換系統與其它類型通信網路(如傳真網絡,分封交換網絡或公用 數據網絡、計算機局域網絡(LAN)等的接口、連接與組成網絡能力。
為適應高速信息服務日益增大的需求和光通信(Optical Communication)的發展,開發寬頻整合服務數字網絡(B-ISDN)環境下交換理論、體制 與關鍵技術的研究。目前研究的重點是異步傳輸模式(ATM)。
1.4 程控交換機的服務
程控交換機,特別是程控數字交換機,一進入社會就格外引人注目,之所以如此 ,一方面是電子程控數字交換機突破了布控式交換機只能進行電話交換的服務范圍, 可以提供語音、數據、傳真等多種電信服務,適合于未來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是 由于它們可以向使用者提供許多方便、周到、靈活、迅速的服務功能。這些功能大致 可分為使用者功能、話務臺功能和系統功能,現分述如下。
(一) 使用者功能
現代程控交換機提供的使用者功能可達數十種之多,這些服務功能分為以下幾類:
■增強使用者的呼叫能力,包括提高撥號速度,簡化呼叫程序,增強呼叫成功率等;
■提高使用者的應答能力,減少使用者因外出,己方占線等原因而漏失來話;
■提高通話能力,由兩方通話發展為多方通話;
■使用者管理己方話機的能力,例如禁止外來電話等;
■交換機作為信息中心,向使用者提供各種公共信息服務。
目前各種交換機的使用者功能多彩多姿,而且其使用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給使 用者使用帶來一定的不便,下面主要從功能含義上予以說明。
1. 自動振鈴回叫(Automatic Ring Back)
該項服務功能是為主叫使用者在呼叫被叫使用者時,因被叫使用者線路忙線或中 繼忙線時沒能完成通話后提供的一種補救措施。它免去了主叫使用者再次呼叫時重復 撥號的操作。使用者可在設置該項功能后,放心地去做別的事情?,F分別說明在以下 兩種情形該項功能的使用。
(1) 遇忙回叫(On Busy)
當主叫使用者撥完被叫號碼后,如果被叫使用者為正在通話狀態,為避免再次重 復撥號,可采用自動回叫功能,一旦被叫使用者通話結束掛機,交換機系統立即向主 叫使用者振鈴,通知主叫,主叫使用者摘機后,立即向被叫使用者振鈴,被叫摘機即 可互相通話。
(2) 無人或久叫不應答(On Absent)回叫;
同上主叫使用者未達成通話而使用自 動回叫功能后,被叫分機處如進行一次摘機通話及掛機操作后,交換機立即向主叫送 振鈴,其后可進行通話。
使用自動回叫功能的分機不影響其它呼叫,對于回叫振鈴超過一時限而主叫不摘 機應答時,此服務功能便自動取消。
2. 縮位撥號(Abbreviated Dialing)
此項功能用來減少使用者撥叫多位電話號碼的麻煩,節省時間,便于記憶。對于 來往密切而又使用頻繁的電話號碼,可用1~2位代碼來代替。此后使用時,只需撥代 碼便可以完成所需的呼叫。有以下兩種形式:
(1) 使用者個人(Individual)對于使用者個人來說,使用頻繁的號碼,可以自行 設定代碼,由系統確認后,才能使用縮位撥號,也可以在裝有內存的話機上進行儲 存代碼簡撥。但其送往話局的仍是全部的被叫號碼。使用者在分機上可以透過撥特殊 號碼方式,自由設定及更改被叫分機號碼,特殊號碼及縮位代碼。
(2) 共享簡碼(Common Pool)在交換機系統中對一些使用主管的電話號碼,可以 由系統儲存及指定縮位代碼,形成一個共享的快速呼叫號碼表,為每一分機使用者公 用,以提高系統內部的呼叫速度。
縮位撥號也適用于撥叫國內、國際長途自動電話的號碼。
3. 熱線服務(Hot Line Service)
熱線服務,又叫“免撥號”,多用于企業、事業生產調度或主管專線電話,主叫 摘機后無需撥號,系統將自動接通事先預定好的某一被叫使用者分機,形成熱線服務 。具有熱線功能的使用者分機,仍可用來撥號呼叫其它分機使用者。但值得注意的是 ,必須在摘機后的指時序間內撥出第一位號碼,其后再續撥余下的號碼。如果在規定 的時間內沒有撥出號碼,系統仍接通構成熱線的分機使用者。
4. 跟隨電話(Follow Me)
也常叫作“呼叫轉移”,“跟我走”等。當使用者有事外出離開自己的話機時, 為了避免漏接電話,可以使用電話跟隨功能,將其電話號碼轉至臨時要去處的電話機 上。此后,如果再有電話呼入找該使用者,系統便可以自動轉接至其現在辦事處的分 機上。此功能可隨時在分機上設定達成。值得注意的是:請不要忘記進行此功能的取 消操作,否則,在該使用者電話機上將不會接到打入的電話。取消操作可以在使用者 自己話機上或被轉至的分機上完成。
5. 號碼重撥(The Number Repetition)
打電話時最讓人煩惱的就是:電話不通又要反復重撥,這樣既費時間,又難免撥 錯。使用號碼自動重撥功能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使用者在正確撥完被叫分機號碼后,如被叫分機占線或無人應答,為避免繁瑣的 再次撥號,使用者可以反復按下特定轉發按鍵(或號碼)。這樣,所要撥叫的號碼便會 重新一一發送出去。完成一次通話且掛機后,重撥號便自動取消。
6. 呼叫等待(Call Waiting)
此功能的其它叫法還有雙向接聽、輪流通話、插入電話等,這是一種提高呼叫接 通率,避免重復呼叫的有效方法。在一使用者與另一方使用者通話時,遇到第三方使 用者呼叫而進入時,被呼叫的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保留原通話方,而與第三 方使用者進行通話。通話完畢,根據使用者需要,又可以與原保留方繼續通話。
7. 三方通話(Three Party Services)
在兩方使用者進行通話時,如需要第三方也加入通話,一方使用者可不中斷與對 方通話而撥叫出第三方使用者。達成三方共同通話或分別與兩方通話。有兩種情況:
(1) 電話咨詢(Hold For Inquiry)如使用者在通話中需要向第三方詢問或證實某 些問題,使用三方通話功能便可在不中斷與對方通話的情況下撥叫出第三方,進行通 話咨詢。這時原來通話方聽保留音。待咨詢完畢后,仍可回到原來的通話中。這種通 話詢問可進行多次。
(2) 三方會議(Three Party Conference)在使用者撥叫第三方時,也希望原來通 話方加入通話。此時,使用三方通話功能便可達成一個簡單的三方會議。
8. 呼叫前轉(Call Forward)
此功能有時稱作“遇忙轉移”,“無人答轉移”。對于主叫用戶來講,具有分機 連接功能。 在被叫分機無人應答示忙時,系統等待一般時間后,可按預先安排好的轉移順序 表將來話轉至下一個指定分機,由此分機完成通話。呼叫前轉可以進行多次,目的是 為主叫使用者提高電話的接通率,減少重復呼叫。此功能適用于那些只注重以叫通某 一個人的情況?;蛘哒f,只要打通電話即可,不管找到誰。例如鐵路、車站等特種服 務咨詢處的連選分機。
9. 會議電話(Conference Services)
當使用者需要與三方以上的使用者共同通話時,可采用會議電話功能來達成。會 議電話分主動式和漸進式兩種。
(1) 主動式—參加會議的各方,在預先定好的時間同時自行撥向一指定號碼,由 交換機自動匯接加入會議。
(2) 漸進式—由主持會議的一方,將其它與會者撥號后逐一叫人,或可由話務員 代為組織匯接叫人。
形成電話會議的使用者數,隨交換機會議菜單不同而各異。
10. 呼叫代答(Call Pick-Up)
也被稱作來話代接。在同一單位的某一使用者分機無人應答,并且又無法直接去 摘機應答時,隔壁房間或附近的具有呼叫代答功能等級的分機,可撥出系統規定的表 示要求代答的特碼及被代答的分機號碼,系統則將呼叫自動轉移到該應答分機上,由 該分機代答來話。
注意:系統在設置該功能時,是根據分機的服務等級而執行的,服務等級高的可 以代表服務等級低的。也就是說,此功能不是在任何分機上都能達成的。
11. 免打擾(Don't Disturb)
又叫暫時不受話服務。對于那些因某種原因而不希望有來話打擾的分機使用者, 如正在舉行會議,學習寫作或正在休息的使用者,可使用免打擾功能得到一個安靜的 環境。
分機使用者只要事先向交換機登記此項服務,就可限制打進來的呼叫,可免受鈴 聲打擾。而在此期間的來話,可由交換機提供錄音留言,話務員代答等截接服務。具 有免打擾功能的分機,仍然可以完成呼出功能。而且可隨時取消免打擾服務而轉入管 理來話狀態。
12. 叫醒功能(Wake-Up)
如分機使用者擔心由于忙于他事而忘記先前的約會時間,或怕睡過頭而耽誤所要 辦理的事情,采用叫醒功能(也稱鬧鐘服務)后,就可免去后顧之憂。使用者可放心盡 情地去做別的事情或休息,系統會在用戶指定的時間自動振鈴,以提醒使用者赴約或 喚醒使用者去辦理計劃中的事情。
使用者需要叫醒服務時,須向交換機系統進行登記,預定響鈴時間(包括小時、 分鐘)。而系統向使用者振鈴的時間長短及方式因交換機的不同而各異。值得一提的 是:叫醒服務是一次性服務,即到指定時間才振鈴,摘機應答后,此次服務就自動取 消。如響鈴時間超過一時序限而無人應答,鈴聲自動停送。再過一時序間振送第二次 ,如仍無人摘機應答,則此次服務也即自動地取消。如到預定的時間,此使用者電話 正在使用中,此次服務也將自行取消。在振鈴服務之前,使用者可隨時向系統提出取 消或更改振鈴時間。
注意:此功能的登記和取消時間范圍,每個交換機系統都有各自的規定。使用者 使用此功能時應該注意這一點。
13. 惡意電話追蹤(Malicious Call Traling)
如果分機使用者經常接到一些惡意來話的搗亂,使得正常通話受到干擾及人身安 全受到威脅時,要查出搗亂者,需向本交換局(機)申請該功能。有了此功能,凡是打 入該分機的呼叫都將在交換機系統的打印系統上打出報告來。例如來話的時間,惡意 來話號碼等。使用者可根據惡意來話的時間進行尋找,供有關人員進行跟蹤。
14. 保密電話(Privacy)
此功能對于使用者分機來說是等級最高的。在通話中,任何來話都不能插入,包 括遇有急事而設置的強行插入功能,呼叫代答等功能,都不能在此使用者分機上完成 ,它可構成專用性極強的私人電話,用于企業事業的絕對機密信息及決策的通話。另 外,還可用來保證正在進行長途電話或非語音服務通信的使用者不被其它呼叫插入。 具有此功能的分機,是由其使用者重要地位來決定的。
該功能的設定可以是隨時的,未設定登記之前,仍同一般電話機一樣可以享受其 它功能的服務。
15. 高階插入(Exective Override)
此功能又稱作強行插話或行政超越功能。使得高階層使用者能隨時插入低階層使 用者的通話中??上蛳聦偌皶r傳送計劃、布置工作等事情。強行插話時,被插話的分 機聽得通報音后,停止現在的通話,轉向強行插話分機通話。
注意:受保護及有限制強行插話的通話不可被強行插入。
16. 保留電話(Call Hold)
如果使用者在通話程序中,由于其它原因要去處理一些急事,而又希望在以后的 時間內仍能繼續這個通話,可使用此功能進行保留,而不需要話務員協助。
要說明的是,處于保留狀態的使用者分機不能發出和接受呼叫,打進來的呼叫將 聽到忙音。在保留期間,系統周期性地向保留話機送提醒音,以告訴使用者該話機正 處于保留狀態。
17. 呼叫寄存(Call Park)
此功能也叫電話暫停。如果一使用者接到一個來話,不希望因交談而影響他人或 談話被旁人聽去等,使用者可用呼叫寄存功能將來話轉接到其它無人分機上,而不需 要經過話務員的轉接,此后使用者就可以到該轉至分機上重新接通來話繼續進行交談 。此時,處于“寄存”狀態的電話不會被示忙。
18. 遇忙寄存呼叫(Registered Call)
當使用者所撥叫的對方電話機正在使用時,為不重復撥號,采用遇忙寄存呼叫功 能。而后,在摘機情況下,一旦對方示閑即自動接通。通話后,此次登記功能也就自 動取消。
分機使用者在登記此項功能后,仍能在摘機聽撥號音后的一時序間內撥叫其它電 話分機。但是,此功能不如自動回叫功能方便。
除上述使用者功能以外,分機使用者還具有一些諸如掛機撥號、秘書電話、電話 錄音等服務功能,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對程控交換系統的分機使用者功能需要說明的是:
首先,分機使用者的功能類別和使用方法,依各種程控交換系統的不同而各異, 并且有些功能的達成,對話機的種類也有要求。
其次,程控交換機系統雖然為使用者提供了許多服務功能,但有些新功能并不是 向所有使用者開放,而且使用范圍也是受限制的。
其三,使用者不要一味追求功能的齊全。因為某些功能是相互牽制約的。否則, 在功能上會產生邏輯上的混亂,在系統制作時應特別注意這一點。
(二) 話務臺功能(Attendant Function)
1. 回叫話務員(Call Back To Attendant)
當來自外線的呼叫使用者希望同一個以上的內線分機通話時,由話務員激活這一 功能。當外線來話完成一個與內線使用者的通話后,內線使用者掛機,外線的使用者 呼叫則自動回叫至話務臺上,再由話務員轉接至下一個要呼叫的內線分機上,外線使 用者可繼續進行通話,從而可以省去外線使用者的再撥呼叫操作,并且不用擔心中繼 線會被占去。它為外線連續呼叫進入提供了方便。
2. 話務員插入(Attendant Break-In)
插入功能允許話務員在某些特殊及緊急情況下,有權對系統內的任意一條已經建 立通話的出入、中繼進行強行插。